2025年5月30日 本报记者 王岩 高黎贡山隧道现场报道
晨光刺破滇西群山时,隧道深处的岩壁突然传来金属嘶鸣。前山重工QS-320全液压钻机的金刚石钻头撕裂最后半米蚀变岩层,混着泥浆的地下水喷涌而出,在探照灯下划出银弧。“它在和岩层对话。”特种作业项目部总工张建军抹了把脸上的岩粉,操控屏上跳动的绿色波纹正勾勒出一条穿越死亡地带的通道。
生死72小时
五月中旬的蚀变带如同浸透水的千层酥。传统钻机在这里折损11根钻杆,掌子面日均涌水量高达800立方米。“钻杆插进去就像捅了马蜂窝!”攻坚队长李振国指着岩壁上仍在渗水的孔洞。
转机出现在橙黄色的QS-320进场时:
▶ 双管钻头如手术钳:在32米深泄水孔钻进中,双动力头以85转/分啮合岩层,遇破碎带自动补偿压力
▶ 岩层CT实时显影:液压波动监测系统提前17分钟预警断层突涌
▶ 水泥铠甲生成术:当高压水流裹挟碎石喷涌时,18兆帕旋喷模块瞬间筑起3.2米止水环
“看这组数据!”技术组长陈露调出施工日志。在Ⅴ级蚀变带段,QS-320创下日进尺9.8米纪录,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;钻杆损耗归零,为项目抢回137个工时。
隧道里的变形金刚
记者目睹了震撼一幕——
7:30 φ200mm钻头穿透石英岩脉
7:52 液压快接系统“咔嗒”切换支护模块
8:10 机械臂钳起2.8吨钢拱架,激光定位光斑精准没入岩壁凹槽
“这是会七十二变的孙大圣!”注浆工老吴笑着拍打机身。此刻的QS-320正切换第三形态:钻杆末端喷出水泥浆,在破碎带织出360°加固网。项目部测算显示,模块化作业使工序衔接效率飙升60% ,关键节点工期压缩8个月。
岩层密码本
监控室里,地质团队正破译钻机传回的“大地心电图”:
扭矩曲线突涨12% → 隐伏断层警报 泥浆流量激增 → 防突装置自动激发 振动频谱锯齿 → 三维裂隙图谱生成中
随着贯通时刻数据定格—— 总进尺1732米|涌水封堵率100%|纠偏次数0 ,洞壁施工图第23盏绿灯应声而亮。
重器铭牌
型号:前山重工QS-320
战功:
蚀变带日进尺9.8米(行业纪录)
328小时连续作战零故障
3分钟完成钻探/支护模式切换
绝技:
毫米级位移控制|8组油缸驱动22种动作|双管泥浆动态护壁
当钻机的轰鸣渐息,张建军将满是泥点的安全帽扣在操控台上:“机械本无生命,但每分钟37次的液压脉冲,让钢铁有了读懂大地的智慧。”晨光穿透新贯通的隧道,这台身披战痕的“穿山甲”,已转向更深处的地质禁区。